欢迎进入宾州人才网!

宾阳县陈平镇名山村:抓好“移风易俗+” 焕发“吾乡”新风尚

发布日期:2025-05-15 15:50 访问次数:3671



陈平镇名山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青梅主产区,素有“岭南梅乡”之美誉。近年来,名山村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保障,紧紧围绕“岭南梅乡·国风小镇”发展定位,发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山生态旅游区品牌效应,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关键点”,紧抓文明实践“切入点”,做好农文旅“发展点”,全力创建移风易俗试点村,以文明浸润乡土,以文化滋养乡情,村民精神面貌持续改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浓厚,绘好苏轼笔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新时代岭南梅乡新愿景。 


“移风易俗+党建”激发新动能



近年来,名山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引导治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组建“四会一队”,按照“五个有”标准,通过组织召开村规民约讨论会、村民代表大会、梅树议事会等,持续推进《村规民约》《红白事宜操办公约》修订完善,把移风易俗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和公约中,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展现梅乡新风采。全村51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组建了以党员干部、青年代表、青梅种植技术能手等人为宣讲主体的“岭梅乡音”宣讲队,利用“舞台唱理”“岭梅乡音”等宣传宣讲载体,用群众听得懂的“土”话,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20多场次


“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提升新风貌



近年来,名山村找准移风易俗有效路径,通过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积分体系,实行累计加减分制,利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打造岭梅家宴厅,组建岭梅帮帮厨、岭梅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严格执行“五个统一”工作法推进移风易俗;借助家门口梅树设置“梅树议事会”,以拉家常、话乡情,大家讲、大家议的方式共同商议民生实事等举措,引导群众摒弃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破除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保持勤俭节约等文明习惯,焕发崇德向善内生动力。寻滩村黄某娶妻“彩礼6万返2万”,让彩礼“减负”为幸福“升温”的佳话传遍家家户户。据统计,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爱心超市共筹措钱物合计1万多元,村民利用文明积分兑换物品达100多人次;在岭梅家宴厅举办红白事费用平均下降25%;“梅树议事会”累计召开议事会40多场次,解决问题2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9%,推动了文明实践活动的精准对接和有效覆盖,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移风易俗+农文旅”绘好新愿景



近年来,名山村借助梅花品行高尚之意,整合辖区千亩梅林、梅苑、梅溪步道、红梅谷等资源,投资建设12个以“高洁”“清白”“坚韧”等为主题的观梅步道、咏梅长廊等“岭梅文化”宣传阵地,以寓教于景的方式涵养文明新风,为移风易俗注入生动内涵,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同时,以乡土民俗为载体,深入挖掘岭梅文化,发展梅文化产业,陆续打响了岭梅文化旅游节、“青梅宴”等文化品牌,先后举办岭梅文化旅游节、青梅文化交流会、“青梅之恋”单身青年联谊、青梅采摘节及2025年“冬韵名山·共享‘梅’好”促消费活动等梅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约7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消费700多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2.13万元,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如今,“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节约、健康的时代新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淳朴清朗、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正吹遍岭南梅乡大地。


来源:宾阳融媒体












  • 返回
    顶部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在线
    客服

    求职客服

    QQ交谈

    企业客服

    QQ交谈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

    毕业生免费

    就业指导预约

    QQ交谈

    18878702021

    企业服务转1 求职者服务转2

    QQ交谈

    服务时间:09:00-18:00